道路养护与管理
一、专业概述
随着国家对公路养护体制改革的持续深化,我国公路养护已由传统的“抢修时代”过渡到“全面养护时代”,在此背景下,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应运而生,旨在培养满足当前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本专业致力于培养理想信念,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,拥有科学文化水平、人文素养、职业道德、创新意识及工匠精神的学生。毕业生将掌握扎实的道路养护技术、道路维修技术及道路养护管理知识,具备科学有效地开展道路、公路、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的检测与养护工作的能力。
二、师资队伍
本专业组建了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,以保障教学质量。专任教师共计9位,均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,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6位,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到100%。教师们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,结合行业发展动态推行教学建设,以确保学生能够紧跟行业步伐,掌握前沿技术。
三、课程设置
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是我校“双高”建设道路与桥梁工程专业群的核心专业。本专业推行“学工赛证标”的人才培养模式,课程设置涵盖“思政人文素质课程+岗位技能模块课程+顶点课程”。通过深入的人才需求分析、技术与服务领域分析以及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,构建了以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体系。此外,本专业还根据交通运输业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业态、新技术、新方法、新管理模式以及新服务方式等需求,开设了专业拓展课程及选修课程,鼓励学生跨学科、跨专业学习,以促进专业交叉和复合性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。同时,本专业还积极推进“课证”融合、学分置换,充分发挥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国家高技能培训基地的作用,设置高技能职业证书培训课程。
在课程设置上,本专业不仅包括传统教学计划内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(第一课堂),还包括教学计划外的学科与技能竞赛、志愿者服务等项目课程(第二课堂),以及网上精品课程选修,外校或其他学习方式获得转换学分的课程(第三课堂)。此外,本专业还开设了整合性专题实作课程(Capstone),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。
四、实训条件
本专业校内实训条件优越,建设有虚拟现实实训室500余平方米,配备先进、齐全的仪器设备。同时,还建有隧道实训基地、桥梁实训基地、路基路面实训基地以及工程测量实训室等。工程测量实训室占地1000平方米,测量实训设备总值近1000余万元,可供160人的同时开展实训的需求。此外,学校还配备了旋翼无人机一架、固定翼无人机两架,并建有无人机摄影测量数据处理实训室和测量数据处理机房。
在校外实训方面,本专业与多个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,构建了校外实习基地,并签有共建合作协议,双方在学生实习实训、教师教学、教师培训、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,共同致力于道路养护与管理专业的建设与发展,以保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。

桥隧实训基地

检测实训室

BIM实训中心
五、职业面向
所属
专业大类
(代码)
|
所属
专业类
(代码)
|
主要产业领域和环节
|
对应
行业
(代码)
|
主要职业类别
(代码)
|
主要岗位群类别(或技术领域)
|
职业资格证书或
技能等级证书举例
|
交通运输大类
(50)
|
道路运输类(5002)
|
交通建设领域,道路桥梁工程技术
|
土木工程建筑
业
(48)
|
道路、桥梁工 程技术人员
(2-02-21-05)
|
路面养护与维修工
桥梁养护与维修工
材料试验岗
工程质检岗
施工技术岗
计量/造价岗
|
公路养护工、土建施工员、工程测量员、试验员、
无损检测员
|
(一)初始就业岗位:初始就业岗位为公路养护工、工程施工测量岗、工程试验检测岗、工程施工技术岗、计量/造价岗、路桥维修养护岗等岗位。
(二)发展就业岗位:发展就业岗位为公路养护工主管(工程部长、项目总工、项目经理),测量主管,试验检测工程师,监理工程师、项目部计划部长,项目部商务副经理。
(三)相关就业岗位:相关就业岗位:相关就业岗位为质量管理岗位、安全生产管理岗、工程物资管理岗、工程监理岗、地质勘测、大地测量、施工机械设备操作工、筑路工、桥隧工、线路工等岗位。